Pages

Tuesday, June 29, 2021

小印度声色之魅

小时候没听说过小印度,年少的逛街地图也没有这个地名,对于这个地方却并不陌生。祖母擅长南洋美食,常去竹脚巴刹采买食材;父亲爱玩电器,细小物品如电池、卡带,到大件的相机、录像机,都一定要到慕斯达法(Mustafa)选购。

little india
小印度新旧交汇

都是为了特定的商品而上门,不是一般的逛街购物。那年头的小印度还没有包装成特色街区,也不是心目中的休闲玩乐去处。人潮最旺的两大商业重心,正好是今天小印度范围的两端。中间的路段,当年只知道是忙碌杂乱的大路,根据主要大道的路名,称为实龙岗。

但今天提起实龙岗,似乎模糊了焦点,更多人联想到的是实龙岗地铁站与周边组屋区,实龙岗路上段的部分。要明确点出实龙岗路的特色街区,必须要说小印度。


自然形成的聚居地

翻查资料,早期的新加坡确实没有小印度。有别于华人的牛车水或马来人的甘榜格南,开埠之初莱佛士规划市区蓝图,并没有规划小印度。早期的印度先辈住在珠烈甘榜(Chulia Kampong),今天的中央商业区,珠烈街(Chulia Street)、马吉街(Market Street)一带。后来市区里日趋拥挤,人口渐渐外移,转移到实龙岗路地段,自然形成了印度人聚居地。

1828年的杰克逊蓝图里没有小印度,但已经有实龙岗路。标注为贯穿新加坡本岛的主干公路,从竹脚一带直达东北部实龙岗河口的码头。

little india heritage plaza
曾经水牛云集的地点

早期的实龙岗因为沼泽湿地有足够水源,吸引许多印度人在此养殖牛羊。武吉知马路与实龙岗路交界处称为Kandang Kerbau,意思就是“水牛棚”。从事乳业与牲畜贸易的印度商人纷纷入驻,引来更多印度移民前来寻找机会。

人口增长带来新的机遇,市区建设清除了沼泽湿地,各种各样的的商业活动取代了传统牲畜业。夹道成排的各式店铺、商贩云集的竹脚巴刹,以及各式各样的社交地点、宗教与文化场所等等陆续出现,形成具有浓浓印族特色的地段。

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
实龙岗路地标: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

1980年代,新加坡旅游局推广多元民族特色,率先使用了“小印度”这个名称,作为代表印族风情的地区。市区重建局也在1989年把小印度列为历史保留区,以实龙岗路、双溪路、惹兰勿刹为界限,占地13公顷,区内有900栋保留建筑,呈献不同时期的建筑面貌与浓厚历史感。

  

光影气味生机勃勃

冠上了新名堂之后,仿佛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。小印度有了正式的定位、明确的范围。从幅员辽阔的实龙岗地区,焦聚在印度人最密集、印族色彩最浓烈的路段,继续发挥特色,变身越来越好玩的街区。

Clive Street
新旧混搭,声色交错

记忆中的残破建筑、杂乱街道、奇特异味,渐渐摆脱了旧时印象,整顿翻新而又保留了原有精神。新旧混搭,声色交错,所有的光影气味交织成强烈的地域特色,瞬间进入多姿多彩的宝莱坞世界。

也许因为从一开始就是自然形成的聚集地,也许因为本来面貌已个性十足,比起其他保留区如牛车水与甘榜格南,小印度的感觉更加真实自然,焕发着生活气味。观光化的同时又很接地气,浓浓异族风情却又本土亲切。

疫情前每逢星期日,路过小印度都看到黑压压的人头,水泄不通的街道寸步难移。数十年来从乌节路搭巴士回家都一定会路过这条路,甚至有了地铁之后,闭上眼睛都能闻得出已经来到什么地方。

Deepavali light up 2020
屠妖节的实龙岗路

每逢屠妖节来临,我都会专程到此感受节日气息。总觉得小印度的灯饰比享誉国际的乌节路圣诞节更胜一筹,姹紫嫣红极尽缤纷,笔直的实龙岗路上成排灯海,开车从中驶过,仿佛在花环串起的隧道间穿行。

节庆期间挂上灯饰的路段,基本上就是小印度的核心范围。从竹脚中心前方的实龙岗路起点,一路延伸到劳明达街的交界,也是打开小印度的最亮丽方式。


活生生文化展场

今天要系统化地认识印族文化,可以从印族文化馆开始。常设展厅内容包括传统文化、语言、宗教、节日,以及印度先民如何来到新加坡、从事的各行各业及对新加坡的贡献等等。建筑本身充满设计感,三角形街角空间巧妙运用,整面的菱形玻璃窗灵感源自古印度阶梯井设计,门口的阶梯连接户外街道,现代建筑巧妙融入老街面貌。

Indian Heritage Centre
印族文化馆

踏出馆外就进入活生生的日常文化展场。毗邻的小印度拱廊(Little India Arcade)是1913年的受保护建筑,市区重建后翻新成商业中心,由成排的双层店屋与巷弄组成。室内有著名的印度传统甜点、琳琅满目的印度饰品、钱币兑换商等等,户外延伸到甘贝尔巷(Campbell Lane),数年前规划为步行街,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市集。尤其节庆期间,整条街搭起帐篷、张灯结彩,摩肩接踵有如年货大街。

Campbell Lane
小小巷子夹在现代感的文化馆与传统老店屋之间

寻常日子少了人潮更能看清本来面貌,小小巷子夹在现代感的文化馆与传统老店屋之间,地面上菱形格纹呼应文化馆墙面设计,格子之间绘有腰果花传统图案。

临街店面把商品从五脚基一直摆到街上,各式各样的印度风家饰品与艺术品,满足脑子里对异国古玩店的想象;老字号的Jothi专卖花串与祭拜物品,也摆满了各式厨具与家居用品。走廊的鲜花小摊现串各式花瓣飘来阵阵清香,露天水果铺沿着墙面摆起长长货架罗列生鲜水果,满目缤纷。

Campbell Lane
印度风家饰古玩店

Flower shop at Campbell Lane
花贩现串各色花串

短小巷子不过瘾还可以往文化馆另一边的客来福街(Clive Street)逛过去,转角的蔬菜小店同样把商品大剌剌摆上街头,一箩筐一箩筐的蔬菜瓜果诱惑着路人。与甘贝尔巷平行的南洛街(Dunlop Street)路段,星期天禁止汽车通行,逛起来更加自在尽兴。


密集街巷不留白

小印度的精彩来自旺盛的商业气息,林林总总的小店各施所长,铺天盖地的商品摆出最吸引顾客的姿态,在紧凑密集的空间里爆发极大韧性,刺激消费带动勃勃生机。

穿街走巷细逛起来非常有趣,叫不出名称的蔬菜水果,搞不清用法的香料调味,随口问问店家都可增长知识。花摊上茉莉、小百合等各色花卉品种多样,不同花串有不同用途与象征;小铺里瓶瓶罐罐各类草本有机油,琢磨着到底是护肤还是食用,细问才知道是祭拜使用;看看珠宝金饰店门前纷纷挂着香蕉叶装饰,以为是节日来临,原来是庆祝生意兴隆答谢神恩。

Tekka Centre
竹脚中心二楼有如印度服装大汇展

竹脚中心走一圈,除了众多周知的巴刹摊贩与美食名档,好奇上楼一看,店铺一间紧挨着一间,各款服饰密密麻麻摆满整个空间,俨然是印度民族服装大展场。竹脚中心外面的巴弗罗路(Buffalo Road),成排店屋有如市场的延伸,杂货铺里售卖各种蔬菜食材,同样是摆满店外走廊,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。现开的椰子、现榨的椰丝,奇香鲜味扑鼻,夹杂着店角神像烧香焚烟的味道,回荡在五脚基的人来人往中。街头小店的理念中没有留白,花花绿绿不让眼睛休息,还要以声音气味挑逗感官体验。

Buffalo Road
各种蔬菜食材摆满店外走廊


Buffalo Road
街头小店不留白

每一寸空间都是一丝商机,发挥到极致的是传统mamak店,依附在街边走廊墙面,文具、书报、香烟、零食、糖果包罗万有。怀旧小铺如今却已相当罕见,历经几代人的时间,刻苦经营的mamak已经从街角墙面发展到拥有独立店铺,甚至连开多加分店,生意越做越大。白手起家的最佳例子莫过于Mustafa,从街边小店发展到声名远播的24小时百货公司(疫情间缩短营业时间),成为小印度重要标志。

Gold shop at Serangoon Road
沿街林立的金店,印度与中文店名相映成趣,和谐共处

形形色色的每一间商店都诉说着长袖善舞的精神,包括印族以外的店家。尤其是沿街林立的金店,除了传统印族老字号也有华人店主,印度与中文店名相映成趣,和谐共处。印度人喜欢买金,店内金饰以印度风味款式为主,一些华人店员也能讲淡米尔语。有金店也就少不了有当铺,显著的传统汉字招牌出现在印族特色街区,一点都不感觉突兀。


多元风情碰撞交汇

浓浓印度风情中混搭了各族色彩,正是小印度的新加坡特色。早期的养牛业以印度人为主,但著名商人当中也包括大力推动牲畜贸易业的犹太人I.R.Belilios,以及欧亚裔肉类供应商Henry Desker,也是Belilios Street和Desker Street的名称由来。

周边的农地与种植园主则大多是华人,有槟榔、甘蔗、菜园等等,包括潮州富商佘连城的黄梨罐头工厂与黄梨园。网上蹿红的彩虹屋是华人富商陈东龄故居,小印度目前仅存的华人别墅,80年代列为商业用途后重新修复,披上五彩缤纷的颜色,潮味十足成为打卡热点。

陈东龄故居
陈东龄故居,五彩缤纷成为网红打卡热点

纵观整个小印度,从起点的竹脚一带蔓延开来,离轴心越远越不印度。实龙岗路两边街道不时能看到一些华人商店与社团组织,越靠近惹兰勿刹的路段,华人色彩越浓郁。另一边厢的跑马埔路通往本地首个赛马场,今天的花拉公园。赛马盛事也吸引不少欧洲家庭迁入此区,包括Dunlop、Cuff、Dickson、Clive,是家族姓氏也是道路名称,源自通往自家别墅的私家路。

实龙岗路上的兴都庙是显著地标,细逛却发现还有更多宗教建筑散布街区各角,包括历史悠久的阿都卡夫回教堂、为华族三轮车夫传教的真光堂、面向土生华人的甘榜加卜卫理公会教堂,以及比较靠近马里士他路的释迦牟尼菩提迦耶寺、龙山寺等等,几乎各大族群与主要宗教都能在小印度范围里找到。 

little india mural
抢眼壁画,拍照后一星期荡然无存,只剩下一面红墙

 

小印度的魅力就在于随遇而安的自在姿态,看似不可能的角落突然冒出一栋新楼、斑驳墙面变身抢眼壁画(也可能突然消失)、老店屋里玩转新潮花样。乱中有序地百花齐放,交叉碰撞却又不失本来特质。一次次深入探索,逛遍街区满溢着奇思妙想,回过神来又是踏踏实实的生活写照,如此平凡日常却又情不自禁地深受吸引。

刊于《联合早报》24/6/2021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