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写给《畅游行》杂志的旧稿,当时配合新加坡缆车45周年,一系列庆祝活动热热闹闹延续到今年,没想到碰上了疫情沉寂下来。最近本地游又掀热潮,写了好几篇圣淘沙稿,顺便把这篇缆车稿也重现整理一下,贴上来方便参考。
不需搭飞机的空中旅行 |
上花柏山坐缆车,说起来好像是上世纪的事情。但新加坡缆车其实一直都在,只是周边的旅游景点变化多端,抢走了注意力,渐渐把慢悠悠的缆车抛到九霄云外。这也没错,缆车本来就高高在上,路过时不经意抬头会看到一长串的缆车始终高挂云端,静观着地面的车来车往,风云变幻。
麻辣风味日趋受到本地食客欢迎,杨国福麻辣烫(Yang Guo Fu Mala Tang)进军东南亚市场,第一站就来到新加坡,在SingPost Centre和维多利亚街一口气开设两间新店。
杨国福麻辣烫 |
杨国福号称“中国麻辣烫之王”,在全球拥有超过6000家分店,以麻辣小吃闯出美食王国。创办人杨国福2003年在哈尔滨开设第一家杨国福麻辣烫,主打自家研发的独特汤头,把传统四川麻辣锅改成奶香四溢的汤头,广受喜爱。
疫情重创餐饮业,原本游客云集的克拉码头首当其冲。过去几个星期来频频进出河畔地区,眼看着大小餐馆都在努力地调整菜单或举行促销。心情还蒙着愁云惨雾,今天却喜见螃蟹之家(House of Seafood)添新家,眼前一亮。
克拉码头螃蟹之家 |
市场重新洗牌,危机就是转机,有人黯然离场,也有人伺机而动。老板黄泯莱坦言,螃蟹之家一直都进入市区(另两间餐馆分别位于榜鹅与如切),正因为疫情有了这个机会,拿下了这个理想地点。从亮阁的路边下车的话,河畔第一站就是这里,紧临河畔的座位通风开阔,黄昏时分气氛迷人。
吉真宾乐雅酒店(Parkroyal on Kitchener Road)的四川豆花饭庄花了两个月时间全面翻新,刚在最近重新开张,展现焕然一新面貌。
中央的圆形设计细看是一幅传统山水画 |
翻新后的餐馆延续古雅中国风,进门中央的圆形设计细看是一幅传统山水画,右边墙面模拟中药行百子柜,左边引入户外光线。整体感觉更加明亮宽敞,也备有私人厢房隔间和一个茶席角落。
还记得M Social酒店新开张时(2016年),打着Philippe Starck设计的旗帜,非常火红,社交媒体上不时看到朋友们纷纷在酒店各个角落拍照留影。当时就闪过念头也想找一天到此小住,一转眼数年过去,新鲜感不再渐渐淡忘,疫情后宅度假掀起热潮,M Social又成为热门之选,终于找个机会小住过周末。
M Social |
酒店位于Robertson Quay比较宁静的角落,以前的旧货仓区,如今高级公寓林立,一般人平时难得来到这里。周边称不上热闹,卖点就是新加坡河。黄昏时分可以沿着罗拔申码头一直走到克拉码头,感受河畔夜色;吃早餐面向河畔景观,许多洋人家庭在河畔遛狗跑步,颇有身在他乡的感觉。
不久前刚写过费里曼图海鲜市场(Fremantle Seafood Market)十周年促销,转眼又迎来佳节时期,一年就这样进入尾声。【参考:费里曼图海鲜市场十周年(18-9-2020)】
气氛悠闲的河畔餐区 |
少了游客的克拉码头格外冷清,餐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炒热人气。澳洲风情的费里曼图海鲜市场,配合佳节推出的是近几年来很受欢迎的海鲜袋Seafood In A Bag。无法出国的日子,三几个好友相聚新加坡河畔,点一袋海鲜动手你来我往,享受悠闲度假气氛。
史各士皇族酒店(Royal Plaza on Scotts)的Carousel以丰盛自助餐闻名,解封后改成点用菜单,最近刚刚恢复了自助餐,以任点任吃的形式推出。
以前经常围满食客的餐馆大门,如今很好地控制了人流 |
作为本地少有的清真认证(halal)酒店自助餐,餐馆经常是高朋满座,这些日子早已接到不少食客询问,如今终于得以恢复,食客们早已迫不及待。自助餐台虽然无法开放,食客们还是反应热烈。到访之日门庭若市,开放式厨房里看到师傅们异常忙碌,原本丰盛罗列的餐台则空空荡荡,形成奇特的反差。
武吉班让Hillion Mall新热点“海南宝”(The Hainan Story),在同一屋檐下呈献多个海南特色的餐饮品牌,以传统美食述说海南人的故事。
海南宝 |
早期的新加坡海南人以经营咖啡店和担任厨师闻名,海南宝向传统致敬,汇聚5个老字号与新品牌,包括老字号的威南记海南鸡饭、阿昌粥,以及新创品牌海南宝、报纸海南咖喱饭、罗伯特海南西餐。主打海南人擅长的咖啡、面包、鸡饭、西餐等等,联手呈献暖心亲切的海南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