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May 22, 2021

20年美食风潮回顾

本文为《优1周》(优周刊)20周年纪念而写,分两期刊于804(2021年5月1日)和805期(2021年5月8日)。

20 food trends - you weekly page layout
20周年,20个美食趋势

时间回转到20年前,facebook和IG还没有出现,用餐没有先拍照的习惯,可记得我们一起拥有过哪些美食回忆?新加坡人爱吃会吃,自创刊以来,美食一直是《优1周》不可或缺的内容。过去20年经历过哪些美食风潮,一起回味。


20 Food Trends - you weekly


1.平价日料

《优周刊》创刊初期主办过好几场读者大食会,红红火火。印象最深的是Sakura国际海鲜餐馆,以$10的特惠价格享用丰盛美食,地点偏僻的新餐馆一下爆红,引来长长人龙。【参考:樱花国际自助餐(2015)】

Sakura buffet restaurant 2015
樱花国际自助餐,2015年杨厝港分店开张


新加坡传统日本料理走高档路线,价格不菲。随着本地经营的连锁餐饮集团如Suki Sushi、荣寿司、味千拉面等等的崛起与普及,以经济实惠的价位面向广大群众,一下子让日料深入民间,原本只在高级酒店或日本人聚集地的日本料理,走进购物商场与邻里组屋区。日本料理不是只有怀石料理或高级食材,各式各样的回转寿司、拉面馆、盖饭、锅物等等,丰俭由人,口味大众化,蔚然成风。【参考:Eat at Seven日式新概念(2015)/ 日本美食园(2017)】


2.优选小贩

小贩美食一直都是本地食客的最爱,早期没有美食博主、没有社交媒体,也没有系统化的美食介绍,全凭口耳相传,一般食客也很少会走遍各角落寻访美食。2002年优频道《优选美食王》(Yummy King)热播,造就了脍炙人口的小贩美食王。作为本地首个观众票选的美食节目,鼓励大家一起参与,更加深入民间,带动小贩美食热潮。《优周刊》当年也循众要求,整理和收录节目介绍过的摊位出版《优美食指南》,伴随读者展开觅食行动,留下美味回忆。


3.美食城/美食街

时代进步,小贩美食登堂入室,进驻冷气食阁。新加坡从1985年出现第一家食阁(Scotts购物中心的Picnic),渐渐发展得日趋精彩,进入本世纪华丽升级,原本强调简餐便利的食阁概念,发展出主题各异的美食街、美食城。

Malaysia Food Street
名胜世界马拉西亚美食街

印象最深刻的是本土特色的大食代(Food Republic),2005年在威士马广场首次登场,浓浓怀旧氛围还原古早街头美食记忆,把本地食阁风潮推向另一高峰,遍及全岛也红岛海外。2009年进驻ION Orchard升级为Food Opera,以高级装潢包装,搜罗代代相传的传统美食与老字号。【参考:大食代威士马(2005)/ ION Orchard高档品味(2009)】

日本主题的美食街有更多花样,日本很多地方都常见室内美食街的概念,引入新加坡正好纳入本地食阁文化,2008年Suki集团开设第一家日式食阁石村(Ishi Mura),同一时期陆续出现了RE&S集团的Shokutsu 10、味千集团的满腹(Manpuku)。【参考:日式食阁走俏(2009)】

此外还有主打马来西亚风味的Malaysia Boleh、圣淘沙名胜世界的马来西亚美食街,汇聚马国各地著名档口,直到近期世界城翻新后还有新的Malaysia Chiak! ,热潮不退。【参考:Malaysia Boleh(2012)/ 名胜世界马来西亚美食街(2015)】


4.快餐新生代

《优周刊》创刊的年代,正是快餐一代成为主流的年代。KFC与麦当劳分别于1977年喝1979年登陆新加坡,培养出一代的快餐粉丝,快餐也从年轻人的流行美食发展城家庭日常选项。除了传统的炸鸡与汉堡,也出现更多选择如日式口味的Yoshinoya(1997)、MOS Burger(1996)。千禧年代进场的有Popeyes(2001)、Carl’s Junior(2005)、Texas Chicken(2010)等等。传统的快餐美食也走出快餐连锁店,从夜市汉堡到精致汉堡,从韩式炸鸡到台式鸡排,精彩纷呈。

Shake Shack Jewel opening
Shake Shack开张时的盛况

随着健康意识抬头,快餐被视为垃圾食物,甚至在创始地的美国也开始人气下滑,在新加坡却依然蒸蒸日上。国际品牌如Burger & Lobster、Five Guys等纷纷入驻,A&W在2019年重开盛况空前,Shake Shack初次登场也引来长长人龙。疫情前的统计数据显示,2000年至2018年,新加坡餐饮业整体业绩下跌了10%,快餐店业务却上升了29%。  


5.咖啡文化

The Coffee Bean & Tea Leaf和Starbucks在1996年先后登陆新加坡,西方连锁品牌改变了新加坡咖啡文化。咖啡语汇从接地气的Kopi与Kopi-O,转为拗口难读的Frapuccino、Macchiato,大家却乐在其中。

Baristart Coffee
Baristart Coffee的日本咖啡师Yuki Takeuchi

进入新世纪,咖啡文化日趋成熟,各式各样的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清新的精品咖啡馆注重形象与装潢,主打自家烘焙和研磨的咖啡豆和手冲咖啡。精品咖啡名目众多,专业咖啡师现磨咖啡豆、萃取咖啡、蒸牛奶到最后拉花,吸引目光,打造全方位感官体验。【参考:Baristart Coffee(2019)】

与此同时,传统本地咖啡也以现代连锁方式经营,如Killiney Kopitiam、土司工坊等等,也把南洋咖啡文化推广到海外市场。 


6.中餐新格局

本地酒楼餐馆里的中餐受香港师傅的影响,向来以粤菜居多,上世纪90年代,政府放宽移民政策,吸引大批中国新移民,大江南北的各地人士带来各自的家乡风味,包括过去不曾出现的东北菜、越来越受欢迎的上海菜、四川菜等,改变了新加坡中餐馆的面貌。最佳例子是《优周刊》同年代的莆田菜馆,带来莆田师傅与家乡的福田风味,20年来日趋壮大,还从新加坡开枝散叶,红到国外。【参考:方志忠情系莆田(2006)】

重庆烤鱼
重庆烤鱼

各大菜系中发展得最好的是四川麻辣风味,1994年四川豆花饭庄请来四川师傅主打正宗川菜风味,同一年登场的重庆火锅馆也风靡一时,后者已在2014年结业,但麻辣火锅越战越勇,连带出现了麻辣烫、麻辣香锅等等,从高级餐馆到小贩中心与食阁,深入全岛各角落。【参考:诸葛烤鱼在狮城(2013)/ 四川豆花饭庄百菜百味(2016)】


7.自助餐新规模

酒店自助餐人气高涨,自助餐美食日趋豪华丰盛;也可以反过来说,自助餐越来越精彩,更吸引食客。酒店的主餐厅/全日餐厅,翻新后纷纷改用新名称,甚至放弃了原本的“cafe”名称。自助餐规模庞大,餐台不再集中于餐馆的一个角落,而是延伸到整间餐馆。餐馆空间格局围绕着自助餐而设计,菜肴分区呈献漂亮罗列,不同餐台各有专人负责,开放式厨房现点现做。

The Line
香格里拉酒店The Line自助餐

最具代表性的有2005年的香格里拉酒店The Line,标榜为最长的buffet line;2007年Royal Plaza on Scotts的Carousel,自开张以来就定位为自助餐厅,连续多年荣获AsiaOne读者投选最佳自助餐;以及Grand Hyatt的Straits Kitchen、文华东方的MELT、丽思卡尔顿美年酒店的Colony、泛太平洋酒店的Edge等等。【参考:The Line十周年(2015)/ Edge漫长午餐(2014)】


8.周末早午餐

自助餐兴旺也带动了周末早午餐风潮,原已丰盛的自助餐,星期天更上一层楼,增添更多优质食材,包括冰镇海鲜、各式生蚝、优质肉品、各种酒精饮料等等,时间可以从中午12点以前延续到下午3点以后。【参考:Ritz-Carlton秋意星期天(2013)】

一些酒店也在早午餐时段安排了亲子活动,魔术表演等等,尤其是圣淘沙的一些酒店甚至开放泳池供食客使用,弥漫浓浓度假气息。【参考:W Singapore Remix Brunch(2016)】

Ritz Carlton Super Brunch
Super Brunch场面盛大,餐台摆到酒店大堂(摄于2012年)

最盛大莫过于丽思卡尔顿美年酒店2011年推出的Super Brunch,每年两度的盛会极尽丰盛,琳琅满目的美食从酒廊摆起,穿过酒店大厅一直到另一端的主餐厅,贯穿整个楼层,食客们在精彩丰盛的自助餐台间到处走动,洋溢着嘉年华会的气氛,场面热闹壮观。

酒店以外的其他餐馆也纷纷赶上brunch列车,推出特备的早午餐菜单,结合早餐与午餐菜品,延长用餐时段。


9.分子料理

分子料理以科学和艺术的手法重新诠释美食,90年代在欧洲兴起,本世纪传入本地市场,风靡一时。一些想法前卫的厨师开始以分子手法研发新菜品,也出现主打分子料理的餐馆,较早的分子料理餐饮场所有2007年的Aurum与The Clinic,同年Saint Pierre在世界名厨峰会推出24道式分子料理套餐,带来新颖的互动性用餐体验。

Langoustine
Alma汤品Langoustine

注射器、试管搬上餐桌,海鲜变泡沫、橄榄油变鱼子酱、番茄变雪糕,厨房变身科学试验场。上图为米其林餐厅Alma的汤品Langoustine。【参考:Alma新菜单(2020)】


10.fusion混搭

互联网时代资讯发达,国际美食风潮迅速流传到本地厨艺界,出现了融合混搭的fusion潮流,将世界各地不同菜式的食材、香料和烹饪技术,创新再造。

Akira Back
Akira Back墨西哥饼混搭乐韩式风味和牛

新加坡本来就是多元民族文化的大熔炉,对混搭式美食接受度很高。混搭手法出现在各式各样的菜系,厨师借用西方烹饪技巧,诠释传统亚洲食材;或在传统亚洲美食里,注入西式风味。日本料理混搭意大利菜、法式手法做出亚洲菜品……厨师们勇于尝试,消费者也乐于尝新,碰撞出多元面貌。上图为Akira Back创意菜“AB Tacos”,参考:Akira Back新年新菜(2019)。



11.Mod-Sin新新加坡

传统本地美食也出现了摩登版本,Mod-Sin这个名词最早在2005年出现,Modern Singapore的缩写,意指以现代手法呈献的新加坡菜。代表人物刘伟仁(Willin Low),2009年被《纽约时报》选为改变本地烹饪风景的厨师之一。2005年开设的Wild Rocket主打新加坡菜,如星洲炒面、仁当牛肉、叻沙烩饭等等,在厨师的巧思妙想下,道道熟悉菜品展现全新面貌。【参考:Wild Rocket(2014)】

Antoinette Chicken Rice
Antoinette新新加坡菜:海南鸡饭


Wild Rocket已在2018年结束营业,新新加坡菜却玩出更多趣味,尤其是最具代表的辣椒螃蟹、叻沙、海南鸡饭等等,不时都有厨师与餐馆呈献新鲜花样。上图为名厨彭国强的新派海南鸡饭,Antoinette餐馆如今也已结束营业。【参考:Antoinette新新加坡菜(2017)】


12.精致餐饮

过去20年新加坡经济腾飞,来自世界各地的业者纷纷进驻狮城,本地食客更具国际视野,更懂得欣赏异国风味,精致餐饮也渐渐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
Joël Robuchon
圣淘沙名胜世界的Joël Robuchon

2010年随着两家综合度假胜地的开设,国际米其林星级厨师纷纷落户,世界顶级名厨如Tetsuya Wakuda和Joël Robuchon都先后来新开店,从而把新加坡列入世界美食地图上,引起国际美食爱好者与餐饮业者的注意,也提升了本地食客的水平,更愿意为优质美食付出更昂贵的代价。【参考:Joël Robuchon周末套餐(2015),餐馆现已结业】

2016年《米其林指南新加坡》首次出版,新加坡终于看到米其林餐馆的出现。近几年来“世界50最佳餐馆”都有新加坡餐馆入选,包括已在2018年结业的Restaurant Andre,以及Odette(今年排名亚洲第2),世界50最佳餐馆甚至以新加坡为亚洲主办场地,把新加坡餐饮推向国际殿堂。【参考:米其林指南登陆新加坡(2016)】


13.无菜单料理

无菜单料理,类似日本料理的omakase,主厨包办。没有固定菜单,主厨根据当天手头上的最佳食材,做出多道式好菜。西方顶级名厨或精致餐厅也有所谓的degustation menu,不需点菜,由主厨精心设计,把拿手好菜做成小分量精致呈献。

中餐馆把无菜单做法称为私房菜,但近几年来随着私厨的崛起,私房菜又有不同定义。总而言之,无菜单料理的出现颠覆了传统餐馆作风。只需要告诉师傅有什么不吃,不需点菜也不需看菜单,一切由师傅做主。《优周刊》老友名厨陈赞禧的“神厨三绝”,2008年搬到国家博物馆之后,就以私房菜的形式经营。同时期的类似概念还有2005年的喜宴私房菜。【参考:神厨陈赞禧(2010)】


14.私厨home dining

在私人住宅里提供私家美食,又是另一股餐饮风气。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,私厨可在自由展示宣传,与食客交流互动、接受预定,在家下厨接待食客。

较有名气的有小提琴手佘美幸2015年开始经营的Lynnette's Kitchen、画家黄意会家居的“独树艺屋”等等,主人家敞开大门迎来四方客人,邀请公众入内参观,与屋主和家人交流互动,享用私房菜。


15.从农场到餐桌

近十多年来环保与自然主义呼声越来越高,绿色食品日趋走俏,“从农场到餐桌”(Farm-to-Table)成为一股新趋势,鼓励人们食用在地食材,新鲜健康又能减碳节能。像新加坡这样的弹丸小国难以落实,但酒店与餐馆也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努力。

Open Farm Community
Open Farm Community,餐馆周边开辟菜园空间

本地一些酒店也跟风,实现规模大小不一的农场到餐桌作业,如四季酒店(Four Seasons Hotel)、富丽敦酒店(The Fullerton Hotel Singapore)、One Farrer Hotel等等便开辟小型菜园种植香料植物;一些则透过与农场紧密合作,进口指定食材,让食客享受新鲜美味之余,也吃得更健康。【参考:One Farrer(2016)】

位于Dempsey的Open Farm Community,餐馆范围包括3万5000平方英尺的园地,由主厨与城市农夫共同经营。市区商场福南也在天台设置菜园空间,种植超过50种蔬果,供应给商场中的餐馆。【参考:Open Farm Community(2015)】


16.健康潮流

健康意识的提高,也促成更有意识的进食。吃得健康不只是传统概念的少油少盐,而是吃得更讲究,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,更注重对食材的选择,细读标签、追溯来源。

美食不只为了果腹或满足口腹之欲,食客更愿意为天然健康食材付出代价,如价格更高的天然有机、无转基因、无添加食品,或者对健康有益(但可能不那么美味)的全麦、粗粮、高纤维、低升糖,以及按照个人体质所需无麦麸、无乳糖食品等等。市面上出现了迎合不同需求的商店与餐馆,也有餐馆在菜单上标出食材来源与成分、燃烧的热量等等。【参考:The Butcher's Kitchen(2017)】

KetoBurger
生酮汉堡KetoBurger

除此之外,坊间流行的健康饮食法名目众多:生酮饮食(keto)、原始人饮食(paleo)、素食(纯素或半素)、地中海饮食,每种饮食组合都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和理论,以各自的方式帮助减轻体重或让你吃得更健康。


17.责任饮食 

负责任地进食,不只针对个人的健康,也包括对身边的环境,关心地球与自然生态。最佳例子就是鱼翅的渐渐消失,面对环保压力,国际酒店集团率先把鱼翅从菜单上剔除,拒绝吃鱼翅的新一代食客也越来越多,就连在婚庆宴会上也难得一见了。

sustainable seafood
Grand Hyatt永续海鲜

不只鱼翅,一些业者也更有意识地选择可持续海鲜、符合道德的食物来源。例如Grand Hyatt十年前已在菜单上引入“永续海鲜”(sustainable seafood)概念,菜单上所用的食材都拥有相关机构发出的产品证书,证明符合环保原则,没有过度捕杀。【参考:Grand Hyatt永续海鲜(2012)/ Ritz Carlton爱尔兰牛肉(2016)】

责任饮食也包括其他方面,如“符合道德”的咖啡,标榜公平贸易,保障农民的收益。又如“零浪费”行动,无论是烹饪或点餐都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,食材也物尽其用,减少食物丢弃。 


18.植物蛋白质

绿色主义抬头,人们更关注饮食健康,也意识到肉类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、全球粮食短缺等问题,让更多人开始重新思考与肉类的关系。与此同时,肉类注入激素、荷尔蒙的报道,也让人积极寻找其他肉类代替品。

gumajia vegetarian protein
植物咕噜肉


植物性蛋白质(人造肉)应运而生,以蔬菜、种籽、谷物重造鸡肉、牛肉等不同肉类的口感与味道。近几年来在本地市场渐渐普及,更多餐馆以植物肉入菜提供素食选项,不只是常见的素肉饼、素肉块,也做出多样化菜品如点心、糕点、雪糕等,让素食者的选择越来越精彩。上图为姑妈家素食菜单上的“咕噜肉”,参考:姑妈家素食新菜(2021).


19.美食自媒体

新媒体时代,也是自媒体时代。消费者不需通过主流媒体获取最新资讯,从美食博主的崛起,到FB与IG,以及大大小小各种网络平台的起起落落,人手一机,每个人每一顿饭拍下照片发上朋友圈,形成一股无可逆转的强大力量。

Baristart Coffee
IG热潮催生了吸睛美食,摄于Baristart Coffee

手机先吃改变了食物面貌,厨师设计菜品时更注重摆盘卖相与呈献方式,上菜时烟雾弥漫如仙境、整只鸡淋上酒精燃起火焰、七彩斑斓的彩虹蛋糕、造型可爱的包点与甜点等等,都是为了手机,也为了自媒体平台的宣传效应。


20.疫情大洗牌

2020年冠病席卷全球,重创酒店与餐饮业。阻断措施期间,餐饮业为应对突变重新出发,以外送的方式争取顾客,短时间内设立起网络订餐平台、云端餐厅、外卖送餐等新兴服务。例如:Tampines Food Co与本地美食界网红贪吃妹携手推出“Chiak Local”外卖菜单。

Chiak Local
Chiak Local

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居家烘焙行业,利用社交媒体拥有各自的支持者。消费者对网购消费接受度提高,也带动餐饮新热潮。

后疫情时代餐饮业重新洗牌,走出疫情后又将面对哪一番美味盛景?一起拭目以待!


20 food trends - you weekly

20 food trends - you weekly


后记:20年目睹之乱现状

本文为《优1周》(优周刊)20周年纪念而写,20个重点回顾20年美食趋势,翻箱倒柜挖出旧稿旧照片,所有的酸甜苦辣涌上心间。

2001年5月4日《优周刊》面世,我是创刊编辑之一,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写美食。后来离开杂志,职场上历经风风雨雨,写美食持续到今天,也是20周年。

5月4日也是我的特别纪念日。1992年5月4日加入报馆,2013年5月4日离开。从中间的2001年5月4日算起,正好是人生与事业的巅峰期。2013年起自由单飞,目睹着传统媒体业一天天走入末世乱象,无限慨叹。

就在这个时间点,看到报馆宣布重组的消息。这么巧也是5月,优频道开台后的20年,特别有划时代的意义。而就在数天后,疫情告急餐饮业回到禁止堂食阶段,顿时就陷入稿荒,士气低落,不由地思索着自己是不是也到了退出江湖的时候。这篇写给5月4日的文章,其实可以用来告一个段落,对我来说是很理想的日子,也是很适当的题材。

制作美食博客,从来都知道是not for profit的状态。没想成为以此获利的网红,也不期望有一天能够成为美食家,只是选择了比较容易亲近的题材,借此学习新媒体技艺,融入新媒体环境。转型新媒体、开拓新市场,20年后还听到纷纷扰扰的老调重弹……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
本文不是告别,但下一篇食记不知何日再见,小小食界不知道还能坚持多少个5月4日。且行且珍惜,共勉之。【分享一首歌纪念曾经的美好:后会无期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